“全球史与中国2015”系列讲座第五讲举行

5月27日下午,“全球史与中国2015”系列讲座第五讲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耿昇研究员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世界之中国——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两百年中的中国历史研究”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全球史研究院李雪涛教授主持。


  耿昇的讲座主要围绕法兰西学院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展开,他首先回顾了“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产生的现实背景:习近平主席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3日习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提出要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耿昇认为中央提出的“二十一世纪丝绸之路”是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概念,有其现实考虑,作为学者我们所能做的是要更好地研究历史上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die Seidenstraße)一词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中国》第一卷中提出的概念,但其前后期的研究工作主要由法国人开展。耿昇把法兰西学院两百年的汉学讲座与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相结合,介绍法兰西学院成立的历史和1814年设立“汉语和鞑靼-满族语言讲座”的经过,然后依次介绍雷慕莎、儒莲、德理文、沙畹、马伯乐、戴密微、石泰安、谢和耐、魏丕信这九位法兰西学院“汉学讲座”的讲席教授和伯希和、韩百诗这两位“西域史讲座”的讲席教授,剖析他们的生平和主要成就,同时缕述他们通过翻译、注释、考古、文献整理和田野调查等手段对丝绸之路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耿昇的讲座深入浅出,不仅介绍了这些法国汉学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向听众展示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活生生的人。

来自全球史研究院、法语系、国际关系学院、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的师生以及部分校外人士参加了本次讲座。

(全球史研究院)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官网/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Copyright @ BFSU. 中国·3512vip新葡的京集团(股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