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资讯 >> 正文

概念史工作坊第五期:来自日本的“世界”思想

 

      2018年9月26日下午,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官网概念史研究中心召开了第五期概念史工作坊。本期工作坊以“来自日本的‘世界’思想”为主题,日本京都产业大学世界问题研究所(Institute for World Affairs, Kyoto Sangyo University) 所长东乡和彦(Togo Kazuhiko)教授以及研究所中古真宪(Nakatani Masanori)教授、岑智伟教授作为主要发言人出席本次学术活动,同时出席的还有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腊碧士(Alfons Labisch)教授,北外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官网顾彬(Wolfgang Kubin)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恒达教授、方兢教授,北外日语系邵建国教授、戴秋娟副教授等专家学者。
    本次工作坊由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官网院长李雪涛教授主持。会议开始由李雪涛教授致开幕词,他对所有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谈论了江户时代兰学发展对日本社会文化的影响。之后,东乡和彦教授作出回应,他区分了“作为‘根’的哲学、作为‘干’的公共、作
为‘枝’的外交”等思想层次。
    第一位发言人是岑智伟教授, 发言题目为《“无”的包容哲学与“世界”问题——用西田哲学解释历史性全球经济周期》,岑教授介绍了《来自日本的世界思想》(《日本発の「世界」思想》)一书,并通过“十牛图”分析了西田哲学的世界性问题及铃木大拙先生对于东西杂感的普遍性理解。此外,他还提到了“场所”的概念及其分类:“有”的场所,“无”的场所和绝对的场所。第二位发言人是中古真宪教授,发言题目为《作为“间”的公共领域——产业、政府、大学、市民共创的“公共”》,他探究了公共与私人相对立的关系,对如何将这两个矛盾的事物包含在一起做出自己的解释,并根据铃木大拙先生的理论,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多方合作、共同探索的实践模式。第三位发言人是东乡和彦教授,发言题目为《作为“和”的外交——权力与文明的冲突》,主要谈到了西田及铃木哲学的深层含义。西田哲学的“绝对”指的是世界包含所有事物,“无”是无法看清世界的现象。具体而言,“十牛图”中图一至图七表达的是追求真理,随后悟出真理、完成领悟,最后以新的状态重新开始。铃木大拙先生的代表观点则是:用精神层面来看世界,与世界成为一体,相互理解。
    此后,会议进入回应阶段。第一位回应人是腊碧士教授,他探讨了“无”作为人类生活整体的概念,以其研究的医疗史为依据,古希腊医学将人和病看成是具体的对象,近代以来的西方医学将人看成机器,把人当成封闭的系统。他认为按照这样的理念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病人应该是“无”,只有真正地了解其他结构,才能获得通往“无”的路。第二位回应人是顾彬教授,他从中国现代史来看待概念的问题,并认为中国的古典诗歌创造了像佛教一样的境界,我们的眼睛则创造出了世界,并与欧洲哲学进行对比。他认为“间”的概念在欧洲可以找到,而“和谐”的概念却难以寻觅。第三位回应人是杨恒达教授,他认为日本善于吸收外来思想,并与自己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民族主义。日本的神道教聚焦于从精神层面看问题,这是达到“和”的境界最关键的一步,实现了精神与物质的良好结合。此外,他还点评了岑教授对周期问题的看法,就同质与异质问题该如何处理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并评价中古先生,赞成私人企业和私人参与到公共事务中,致力于考虑可持续发展及利益相关者。第四位回应人是邵建国教授,他谈到了近代天皇制对日本的深刻影响,认为西田哲学应该深入把握中西方文化的最深层次,更进一步探究人类文化更深更广的层次。他还对京都学派两个系统的划分作了说明,对协同主义概念,即超越西方主义、个人主义、民族主义的内涵加以解释。最后一位发言人是戴秋娟副教授,她结合自己的留日经历,谈到了日本研究与中国研究的特殊性。
    工作坊最后阶段,中古真宪教授对于各位教授的与谈做出回应。他参考西田和铃木先生的见解,认为日本国民应该积极参与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当中,并认为欧美和东方对“和”的理解是很不同的,“和”的思想能否在日本发展并传播到世界还处在尝试的过程中。同时,他举例说明“间”指的是不同事物融合在一起的公共空间,而对于真理的看法则需要通过交融来获得。李雪涛教授在总结发言中以德国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灾难不是来自混血,而是来自纯粹,因而他主张宽容并包的理念。

通讯地址:北京西三环北路2号新葡的京集团3512vip官网/全球史研究院

邮箱:gh@bfsu.edu.cn  邮编:100089 Supported by BFSU ITC

Copyright @ BFSU. 中国·3512vip新葡的京集团(股份)官方网站版权所有